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师生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实践

寻找人民调解的“安徽故事”


  今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永周和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汪小棠带着一队学生组成课题组,利用15天时间,赴安徽省十个地级市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研,寻找人民调解的“安徽故事”。

  据了解,此次调研的主题是“诉源治理背景下人民调解的安徽经验研究”,也是今年5月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申报并由安徽省法学会批准立项的39个研究课题之一。

  此次调研过程中,课题组重点选取合肥、马鞍山、蚌埠、阜阳等安徽10个地市中的13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专项调研。选取的调研地点突出“典型性”,大部分调研对象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在当地有影响有典型性创新性做法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安徽省涌现出诸多调解品牌,实现了从“小盆景”向大“枫”景的转变,这些调解品牌给课题组留下深刻印象——

  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导、解、防”工作法,啃下了不少医疗纠纷“硬骨头”;合肥市庐江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利用“五心”工作法,即接待来访要热心、答疑解惑有耐心、努力解决重诚心、积极转办显真心、善后处理表关心,调解婚姻家庭纠纷;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运用“听、理、劝、借、退、和”六字调解法,引导当事人克制冲动,回归理性,化解多起争端;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一杯茶”调解法创始人王士宏将人民调解工作与当地的茶馆文化相结合,设立“濉溪县临涣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利用有“仪式感”的调解方法,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品牌化对于塑造和提升调解组织的知名度、权威性、社会认可度乃至调解实效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吸纳更多调解员参与基层调解工作,将调解网络向基层、向群众身边延伸,使矛盾纠纷提前排查、提前预判预警,实现了‘抓前端’‘治未病’‘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效果。”汪小棠说。

  据了解,此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人物访谈法,除了向调研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基本架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激励机制等基本内容外,还通过集体座谈、个人访谈等形式,访谈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优秀调解员、调解能手,提炼特色调解模式、调解工作规律和特点,总结调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汪小棠告诉记者,课题组还组织多名学生分别进驻不同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参与式观察,学生与调解员一同进入调解现场,全流程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观察、体验调解过程,并选取代表性案例,形成案例评析。

  下一步,课题组将及时总结调研材料并形成调研报告,撰写决策参考材料提交相关部门,为安徽省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